同济大学伍江教授团队招聘博士后,诚邀您加入
2024年07月16日

合作导师

       伍江,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长聘特聘教授,博导。上海市领军人才,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现任同济大学联合国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院长、长三角研究院院长,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研究院院长,教育部生态城市设计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上海市城市更新及其空间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住建部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历史风貌区与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城市更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特聘专家,上海市城市发展与管理重点智库首席专家。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美国建筑师学会荣誉会士,联合国环境署青年与教育联盟联合主席,亚洲建筑师协会副主席。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分会理事长。《Architecture Asia》主编、《时代建筑》编辑委员会主任。曾任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上海市城市规划与国土资源管理局副局长。

       长期从事城市建筑历史、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更新问题研究。著有《上海百年建筑史》、《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编制与管理》、《历史街道精细化规划研究》、《中国近代建筑史(五卷本)》、《中国近代建筑学术思想研究》等专著10余部,学术论文百余篇。曾获全国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全国教学成果二等奖、中国出版政府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决策咨询一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重要奖项。2021年获法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


科研平台

       团队的科研工作主要依托同济大学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国际)研究院和上海市城市更新及其空间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两大省部级科研平台展开:

       同济大学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国际)研究院成立于2018年5月,并于2019年获得“上海高校智库”称号。研究院面向中国当代城市发展模式重大转型,充分依托城市规划、设计、土木、交通、环境、测绘和管理等优势学科,聚焦城市历史保护与有机更新、城市精细化治理和韧性发展等前沿问题,紧紧围绕资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等五大功能,为学科建设提供理论智识支撑、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为中国城市发展贡献同济智慧和上海方案。

       上海市城市更新及其空间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依托同济大学,于2017年通过上海市科委立项建设,受到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的共同支持。实验室是我国超大城市有机更新领域的国际学术中心,服务上海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有机更新重大需求、引领中国城市建设方式转型的基础研究,为上海市空间治理的现代化提供决策和科研支持。


研究方向

       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存量空间治理


申请条件

1、国内外知名高校优秀博士毕业生或博士后人员(博士毕业3年以内),年龄在申报当年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

2、研究领域或专业背景符合团队研究方向,或高度相关;

3、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原则上应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过研究论文;

4、有较好的研究基础,现有科研成果应达到同济大学博士后入站要求。


岗位职责

1、在合作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科学研究;

2、取得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规定的博士后出站成果。



薪酬待遇

1、普通博士后税前年薪30万+,获“上海市超级博士后计划”税前年薪36万+;获“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税前年薪42万+,特别优秀者税前年薪45万+

2、可向学校申请博士后公寓;

3、学校每年为博士后提供免费体检;

4、子女入学(小学)、入托等按照上海市相关规定办理借读;

5、博士后依托同济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可申请各类国家、省部级课题、人才项目。

详情参见:

https://oldzp.tongji.edu.cn/content.jsp?urltype=tree.TreeTempUrl&wbtreeid=1021&wid=f78d0a3742eb47ba938825ad4a3a3952 


应聘方式

       请应聘人员将个人简历(包括出生年月、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代表性论著、所获奖项、联系方式)和代表性论文全文、获奖资料等学术能力证明材料发送至邮箱:wangym.chn@foxmail.com。来邮请注明“应聘博士后”。团队会对符合要求者尽快安排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