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滨江工业遗产档案和记忆抢救行动
杨浦滨江是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见证了上海工业的百年发展历程,也留下大量不同时期、优秀的工业遗产。工业遗产作为生产设施的特殊性,大量档案由工厂自身保管,并不掌握在政府手中。随着城市更新加速,杨浦滨江的大量工厂面临搬迁、停业和置换等状况,这些工厂长期保存的宝贵历史档案也面临损毁和遗弃的危险,开展抢救和数字化工作极为紧迫。
在上海市、杨浦区两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联合杨浦区文物局与杨浦区文物管理事务中心,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研究院周鸣浩老师组织开展“上海杨浦工业遗产档案抢救和数字化研究”工作。并于2023年6月以此为主题带队开展同济大学学生暑期实践专题调研活动。
此次暑假实践专题调研活动围绕第一批抢救的12个工业遗产点位中的上海华丰纺织印染一厂/上海第五化学纤维厂(现五维空间)展开。整个流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前期资料研究,初步梳理该工业遗产历史变迁过程与资料方对接(2)与档案所有方对接,了解档案目前大致保存情况和数量,制定后续调研事宜(3)现场排摸与筛选,对档案类型、数量、等基本情况做初步排摸。重点对历史文档,历史图纸及历史照片进行初步梳理(4)档案数字化,根据档案的类型、图幅等因素,使用不同设备结合不同手法分情况数字化(5)分类汇总与整理,对数字化的档案进行分类整理和重命名,制作工艺遗产重点档案目录清单,挑选重要的档案编纂成册。同时,对该工艺遗产的生产者、管理者、保护者及开发者进行人物访谈,多渠道传承工业遗产历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