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改革开放40年大事研究 卷七·城市建设(5)
主编:伍江、周鸣浩
出版社: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8月
内容简介:
       本书对改革开放40年间上海城市建设活动进行了总体回顾和梳理。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的物质基础。一方面,没有务实进取的城市建设活动,一切有关城市的美好愿望都只能停留在想象之中;另一方面,没有高屋建瓴的发展理念和顶层设计,城市建设也往往事倍功半,停滞于低水平和低效率。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城市建设在理念与实践之间始终保持着高度统一的关联。从艰难执着的起步与开拓,到意气风发的前进与发展,再到谨慎稳重的反思与转型,上海城市建设所走过的历程和实现的成就已成为世界城市建设史和发展*为光辉的一页,总结其中的经验,旨在为展望上海城市建设乃至中国城市建设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提供必要借鉴和理论基础。
目录:
第1章 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
1.1 上海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
1.2 上海城市建设投融资平台建设
1.3 上海土地使用权有债制度改革
1.4 上海基础设施特许权经营制度创新改革
1.5 小结
第2章 城市总体规划
2.1 改革开放初期:多级有序、多心开敞的多功能城市(20世纪80年代)
2.2 社会主义市场转型时期:东进拓展,辐射全国(20世纪90年代)
2.3 面向新世纪的国际化时期:从“浦江”迈向“长江”(21世纪初)
2.4 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创新驱动的规划模式转型(21世纪10年代至今)
2.5 小结
第3章 旧城改造与城市更新
3.1 20世纪80年代:发展民生为导向,渐进推进旧城改造
3.2 20世纪90年代:徒弟使用制度变革与市场化运作机制下的城市快速开发
3.3 21世纪初:迎接世博会推动下的城市整体能级全面提升
3.4 后世博时代:从旧城改造走向城市更新
3.5 小结
第4章 城郊一体与新城建设
4.1 充实和发展卫星城:构建多级有序的城镇体系(20世纪80年代)
4.2 浦东新区建设与卫星城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90年代)
4.3 从卫星城到新城,发展多轴、多层、多核的市域空间结构(21世纪初)
4.4 城乡空间布局的深入调整与优化(210年至今)
4.5 小结
第5章 基础设施建设
5.1 点状带动与突破(20世纪80年代)
5.2 立体化、信息化与标志性并举(20世纪90年代)
5.3 全面进入枢纽型、功能型和网络化的建设(2000年至今)
5.4 小结
第6章 城市历史风貌保护
6.1 上海历史保护的背景(1978—1989年)
6.2 上海历史保护制度的建立与完善(1989—2002年)
6.3 进一步健全法制,强化历史风貌区的整体保护(2002—2005年)
6.4 “点、线、面”三级体系建立(2005—2015年)
6.5 保护进入精细化治理阶段,与城市更新紧密契合(2015年至今)
6.6 小结
第7章 生态环境的整治与建设
7.1 启动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程(20世纪80年代)/p>
7.2 开展大投入、大规模的综合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20世纪90年代)/p>
7.3 深入全面地科学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21世纪初)/p>
7.4 生态环境项目建设(2010年至今)/p>
7.5 小结
第8章 经验总结与未来展望
8.1 经验总结
8.2 未来展望